首页>卫生健康新闻
医疗废物黑产业链何以难斩断

发布日期:2019-05-23 16:36:53 浏览次数: 字体:[ ]

  输液瓶、输液袋、一次性注射器、血包……这些本该被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置的医疗废物,竟被加工成菜篮子、洗脸盆、儿童吹泡泡的玩具行销全国。更让人忧虑的是,在几番曝光、整治后,医疗废物黑色产业链仍然若隐若现。(5月19日《瞭望》新闻周刊)
  医疗废物变成餐盒、玩具,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疾,违法成本偏低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医疗机构是医疗废物依法处置的源头,当一些医疗机构既不选择有资质的机构集中处置医疗废物,也不履行监督等义务时,医疗废物就会流向黑作坊。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将医疗废物交给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震慑力显然不够。如果医疗机构将医疗废物交给黑作坊处置,医疗机构负责人将被罢官免职,具体责任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对医疗机构罚款额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0倍以上,法律震慑效果会大不一样。
  另外,在违法性质认定上,应综合考虑医疗废物造成的危害后果。此前,据媒体报道,医疗废物黑产业链上的12人因污染环境罪获刑,而实际上,非法回收、加工、销售医疗废物等行为,不仅会污染环境,加工成餐盒、玩具后,还会危害消费者健康。
  任何黑产业链的形成,可以说都源于链条上各个环节监管的层层失守。如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处置医疗废物严格监管,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回收、加工、销售环节加强管理,医疗废物黑产业链将没有生存的土壤。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完善问责方面,还需加大处罚失职监管者的力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