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资讯
今年冬天会冻哭?简单几招从头暖到脚!!

发布日期:2018-01-24 16:36:28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几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降温,不少人担心“今年冬天会冻哭”!

 别怕,适应寒冷天气,这一份从头到脚的保暖秘笈,已经给你准备好!

 一、暖头

 “神仙也怕脑后风”。头是诸阳之会,阳气最容易从头部走散掉。如不注意头部保暖,很容易引发鼻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疾病,严重的会诱发脑血管疾病。

 1.帽子围巾少不了

 暖头颈,帽子围巾少不了。冬季戴帽最好能盖住前额,不要稍微一出汗就摘掉帽子,否则热量快速流失很容易感冒。

 2.搓搓头

 “没事就搓搓”,可是暖冬利器,通过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才是让身体暖起来的“硬道理”。

 怎么搓有讲究。先用手指找到大脑中线,再散开十指大面积抓梳整个头部,顺、逆时针各36次,可以疏通头部经络,气血畅通,增强头部御寒功能。

 3.热敷头颈

 如果你还是觉得冷,晚上回去可以做个热敷。通经活络,活血止痛。如果觉得颈部僵硬,可以在热水里加少量盐和醋。

 二、暖鼻

 冷空气来袭,就会对鼻黏膜造成刺激,鼻腔发痒、喷嚏不断,感冒风寒接踵而来。

 1.用温水冲洗鼻腔

 每天回到家后,用温水冲洗鼻腔,能将白天空气中的花粉、灰尘及其他污染物冲洗出去,软化并冲洗出鼻腔中形成的黏性或脓性分泌物。

 2.按摩鼻翼

 每天早晨和睡前,可用双手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着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5~20次,促进气血流通,增强鼻的耐寒能力。

 3.戴口罩

 戴口罩预防冷空气直接进入鼻腔,更能直接预防鼻过敏,不让鼻炎有可乘之机。

 三、暖背

 穿马甲、护风门

 防寒保暖的重点部位在背部,这是因为肩背部有一个风门穴,它是风出入胸腔的门户。这个穴位的位置,对肺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一定不要让这个部位受寒,除不要穿露背的衣服外,平时也要适当按摩,把这个门关好。

 四、暖胃

 天忽冷忽热,肠胃也爱闹别扭。肠胃受凉了,身体更受罪。

 两个暖胃方

 1.如果你是因为吹风或吃了生冷的食物,让脾胃受了寒而出现胃痛、胃胀,就可用红糖、陈皮、苏梗、生姜熬水饮用。

 2.如果本身是脾肾阳虚腹痛、腹泻的患者,不妨用干姜、丁香、豆蔻三种药材研成粉末往肚脐上一敷。三种药材按照1:1:1比例,用温水调和,在肚脐上敷上2个小时,一天2到3次就好了。

 五、暖腰

 1.做个盐袋

 热盐袋外敷可以有助于气血通畅,这样腰背的疼痛自然也得到了缓解。

 2.捂腰眼

 对于男性来说,护腰就是保护男性的根本。腰部是不可以受寒的。男性朋友可以经常把两手搓热,捂在腰眼上,这对保护腰部健康非常有益。

 六、暖手

 手脚冰凉的人,大多气血亏,阳气不足。对于这类人,除了最基本的运动处方,通过一些中药材来帮助身体回暖也是极好的,比如大枣生姜汤。

 1.大枣生姜汤

 大枣生姜汤主要原料为大枣、生姜、红糖,具体做法是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煎汤代茶饮,每日1次,坚持服用。

 2.按阳池穴

 阳池,顾名思义,这个穴位,是阳气的池子,所以按摩这个穴位,能够使阳气充足,就能够使手温暖起来。阳池的位置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

 七、暖脚

 脚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同时还分布着一些重要的穴位,影响着五脏六腑,所以,要把脚给暖好,否则就容易引起呼吸道、肠胃道的不适,人也会经常感冒。

 1.穿棉鞋、毛袜

 对于一些慢性病人尤其要注意,还是需要及时穿上保暖轻便的棉鞋和毛袜。鞋子不能太小,太小会使得脚部循环不好受到挤压。最好垫上鞋垫,如果爱出脚汗,鞋垫最好每晚更换,方便第二天穿,干燥才不会感到冷。

 2.中药方泡脚

 推荐一个泡脚方。取桂枝10g、砂仁6g、吴茱萸6g、白豆蔻10g、淫羊藿30g、生姜10片、仙茅10g泡足。热水泡脚,可以缓解疲劳,帮助睡眠。

 3.足部按摩

 泡完可以给足底适当按摩一下。把两个脚心相向置于床上,左手搓右脚心,右手搓左脚心。

 4.吃羊肉、牛肉等温热食物

 当然,一些温热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等,同时结合滋阴养气的食物,如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等,同样能达到温阳补气的目的。“冬季有些食疗方,可补气养血,比如当归生姜羊肉汤、怀山莲子黑豆老鸭汤等,大家都可以尝试下。

 此外,冬季御寒的外衣还应有防风性,可选呢绒、皮革质地的服装;内衣要柔软、吸湿、透气,以利保温、干燥;对易于长冻疮的部位,如手、耳朵和鼻子,平时应该经常活动或按摩。

来源:淄川区卫计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