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或有新治疗方向 | |||
|
|||
|
|||
近日,国际血液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血液》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发我国学者相关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阿托伐他汀能够提高激素无效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受损血管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从而修复巨核细胞功能损伤,提升血小板的数量,减少患者出血症状。这为激素无效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带来福音。 血小板减少症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生于儿童、成年的常见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皮肤瘀斑、牙龈、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黄晓军教授指出,糖皮质激素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常用的一线治疗,但仍有15%~50%的患者出现激素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统称激素无效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激素无效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策略,是亟待解决的重要临床科学问题。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