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动态
今天,桓台县3-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启动!构建全民免疫屏障提速

发布日期:2021-11-04 08:51:40 浏览次数: 字体:[ ]

  11月3日,桓台县启动3-11周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进一步提高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加快构筑群体免疫屏障。

  8点30分,唐山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内,唐山镇中心小学集中组织学生前来接种疫苗,今天首先接种的是五年级学生。每位家长的手中都拿着身份证、户口簿、预防接种证等材料,与身旁的孩子有序排队进行信息登记,签署《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记者注意到,该《知情同意书》为3-11岁人员专用版,除了有新冠病毒疫苗作用、接种程序等常规内容以外,与“成年版”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末尾多了一行“监护人同意”的签字栏。市民王女士在签字后说,自己时刻关注着疫苗接种信息,昨天晚上接到学校通知后,今天请假带孩子前来接种。“国家免费接种疫苗,我们感觉很放心很安全。作为家长,全力支持。”

  在登记环节,唐山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负责人高春燕逐一检查接种材料,将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并将接种日期、疫苗批号、生产厂家、接种单位等接种记录打印到儿童预防接种证上。“因为儿童没有手机,预防接种证就是完成新冠疫苗的证明材料。”高春燕介绍,“在对于预防接种证遗失的,请儿童家长尽快携带儿童户口本、出生医学证明到建证的预防接种门诊补办接种证。”

  在第二接种室内,出生于2010年、家住薛庙村的孙镐喆在母亲的陪同下,顺利接种了新冠疫苗,成为桓台县3-11岁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第一人。“没打针的时候,觉得有点害怕。但护士阿姨给我打针的时候一点也不疼,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希望同学们都来打疫苗。”孙镐喆在接种后说。

  接种完毕后,学生们到留观室内留观30分钟,桓台县中医院儿科医师李甜甜在现场值守,不时询问孩子们的身体情况。学生们互相交流彼此的感受,显得很是兴奋。“打上疫苗,我们就不害怕病毒了。加油!”五年级一班学生徐晨煜说。

  接种现场,唐山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汤少华格外忙碌,一会提醒家长和学生正确佩戴口罩做好防护、间隔一米以上距离,一会“变身”志愿者维持秩序。“我们昨天与镇卫生院对接,确定好接种人数,逐个叮嘱家长带好身份证、户口本、预防接种证,按规定时间前来接种。”汤少华介绍,“近几天,我们将密切与家长联系,时刻关注学生身体状况,确保孩子们安全健康。”

  上午10点,共有54名学生顺利接种了第一剂次疫苗。唐山镇卫生院院长高见介绍,为保障儿童安全顺利接种新冠疫苗,在预检、登记、接种、留观等程序上都做了周密安排,提前前开展了心因性群体反应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应急演练,120急救车停放在接种点随时待命。“我们严格落实‘四有’措施,即有县中医院儿科急诊急救人员驻点保障,有儿童适用急救设备药品、有120救护车现场值守、有县中医院开通救治绿色通道,确保每一个孩子的接种安全。”

  与此同时,唐山镇邢家卫生院、荆家镇卫生院、马桥镇中心卫生院、果里镇周家卫生院也组织开展了3-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

  桓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周玮介绍,学校是人群聚集场所,易造成局部传播流行。同时,儿童感染易成为社区传播的重要传染源,所以儿童和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具有重要意义。“全县3-11岁人群约4万余人,将在11月20日前完成第一剂次接种,12月底前完成两剂次全程接种。在校在园儿童按学校(幼儿园)通知到接种点集中接种,非在校在园儿童由监护人预约到居住地附近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接种。”

  周玮提醒市民,接种新冠疫苗要与其他疫苗接种间隔至少保持14天以上。接种前,监护人要与孩子加强沟通,避免孩子空腹、劳累;到达接种点后,要如实向接种医生报告接种对象健康情况,通过医生评估且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能接种;接种后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确认没有异常才能离开;离开接种点后,监护人要对接种儿童进行不少于24小时的健康观察,如果出现不良健康情况,及时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1周内,孩子要清淡饮食,好好休息,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新冠疫苗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疼痛、触痛、红肿和瘙痒等,通常会随着时间推移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