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资讯
反式脂肪酸:伤你心脏千百遍,你却待它如初恋?

发布日期:2021-06-07 09:07:07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千个伤心的理由中,反式脂肪这条,比伤心还伤心。因为,科技本来是要拯救人类的,最终,竟然伤害了人类。

反式脂肪,我们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中结局!

在深扒反式脂肪之前,你先要大致了解脂肪,晦涩词汇太多,你只需要知道:

01.饱和脂肪酸

食物来源:

动物身上的脂肪(如猪、牛、羊、鸡、鸭油等);

乳脂肪(奶油、黄油等);

大量含有动物脂肪或乳脂肪的食物或加工食品(如火腿肠、奶酪等);

植物来源的椰子油和棕榈油也较其它植物油含有较高比例的饱和脂肪酸。

特点:

参与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

摄入量超标时——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不利于维持正常的血脂代谢;

室温下很容易呈凝固态;

闻着香、吃着香。

(瞧见没?诱惑是一切问题的原罪!)

02.不饱和脂肪酸

食物来源: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后者包括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必需从膳食中供给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

谷物、豆类、花生、葵花籽、油橄榄、山茶籽、核桃、亚麻籽、紫苏等;

某些深海鱼类体内的脂肪——鱼油。

特点:

比饱和脂肪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不容易增加人体的“坏胆固醇”——就是你们体检的时候被医生警告的那类;

不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脂;

室温下呈液态;

闻着吃着都不如饱和脂肪诱人。

关反式脂肪啥事?

不饱和脂肪酸被施了个小小的整形手术变了个性长得依旧无公害式的 “不饱和”内心却已然 “杀气腾腾”先不剧透,自己看吧!

它,一度是脂肪圈里的网红。没整形之前,它是植物来源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它整形前后的样子是这样的:

网红发家史详情▼

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威廉·诺曼意外发现:诶,原来,将植物油整形(比如不完全氢化棉花籽油),就能得到一种半固体的酥油,这种半固态的植物油,有好多工业优势:熔点高、氧化稳定性好、货架期长、风味独特、口感更佳、成本更低廉。并且,最关键的是:它是植物油啊!比动物脂肪(饱和脂肪)更 “健康” 啊!这是多么完美的一件事儿啊,简直就是拯救了全人类啊!!!

从此,反式脂肪开始引领食品业 “健康新潮流” ,不仅取得了专利,更是火速走红大洋东西南北,被西方发达国家大范围宣传推广,以人造奶油、起酥油、煎炸油等产品的形式投放市场,并广泛用于各种糕点、饼干、油炸食品的制作。许多速食食品及快餐连锁企业因此而将一贯使用的饱和脂肪酸(黄油等)改为反式脂肪酸,以顺应时尚风潮。

顺便说一句,在反式脂肪被发明前,食品加工中用来使口感松软的 “起酥油” 是猪油。

反式脂肪酸从此为全世界的食品工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打死反式脂肪也不曾想到:日后它不仅会失宠过气,还会失意落马、被送上危害人类健康的审判席。

反式脂肪都对人类干了什么?

以至于人类翻脸不认功!

来,几图读懂,

反式脂肪N宗罪

看完这些,如果你不觉得可怕,

那只是因为,

你还不知道反式脂肪都藏在哪儿。

哦,对了,

轻描淡写地告诉你一声:

<1%的总能量,

这个量,不多,随便吃两口下述食物就行,

嗯,这个杀手不太冷。

莫慌,莫慌,主要还是来自加工食品

瞧,屋主没吓唬你吧?

你的小心脏出现的问题,

真的是被你“亲口”吃出来的,

更何况,那么多伤心的理由,

反式脂肪只是其中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WHO说

对于一个健康成人而言:

每天膳食脂肪供能不要超过全天热量摄入的30%,以确保维持健康体重。

饱和脂肪供能不能超过全天热量摄入的10%。

反式脂肪供能不能超过全天热量摄入的1%(大致相当于2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这不是一个“安全标准”,只能算是一个“指导意见”,并不是说超过这个量就“有害”,低于这个量就“安全”,而是说“低于这个量,带来的风险可以接受”。我们追求的目标,也还应该是“尽可能低、趋近于零”。

还是想再念叨一下反式脂肪的美丽“别称”:

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脂肪

精炼植物油

氢化菜油、氢化棕榈油、精练棕榈油

固体菜油、固体植物油

起酥油、人造酥油、植物酥油

人造奶油、人造黄油、人造脂肪

植物黄油、植物奶油、奶精

植脂末

代可可脂、麦淇淋

怎样才能尽可能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呢?

不买!不吃!抵制诱惑!

做不到怎么办?

少买!少吃!少自诱!

生命可以有很多种选择,决定权在你自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