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征文】一颗宝塔糖 | |||
|
|||
|
|||
在药店的结账台看见了两盒宝塔糖,淡淡的鹅黄色,像宝塔尖一样的形状,萌萌哒,很可爱。第一次知道宝塔糖是妈妈告诉我的,这还是她童年的甜蜜记忆呢!在她小时候,很少有机会吃到糖果,山楂丸、宝塔糖是小朋友们很喜爱的“糖果”。不过宝塔糖并不是糖,而是打蛔虫的药。 上世纪七十年代,卫生意识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人心,不注意个人卫生,就很容易成为寄生虫的载体,得病的小朋友经常会觉得肚子疼、吃不下饭,这时酸酸甜甜的宝塔糖出现了,不仅能够治蛔虫病,还能过过吃糖的嘴瘾。八十年代,宝塔糖就很少了,听妈妈说,那个时候的人们天天说“五讲四美三热爱”,其中一讲就是要讲卫生,不仅有好记的顺口溜,墙上还有宣传画呢。在耳濡目染中,人们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跨上了一个新台阶。21世纪初,我上幼儿园了,班里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小水杯,上面贴着自己的名字,喝水的时候要用自己的杯子。老师还教育我们饭前便后要洗手,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记得课间时,水龙头前面总是会排起整齐的队伍,那是小朋友们在排队,准备洗手呢。 时间走到了2022年,我长大了,站上了三尺讲台,看看自己班里的小朋友,忍不住要夸夸他们。有的小朋友会随身携带湿巾,每天早上给自己的桌子“洗洗脸”;有的小朋友在桌子侧面挂上了小巧的扫把和簸箕,下课、放学时用它打扫地面,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有的小朋友每天都会从家里带一个小小的垃圾袋,放学时把垃圾打包带走。疫情以来,大家的卫生习惯开启了新高度。我和小朋友们学会了“正、反、夹、弓、大、立、腕”七步洗手法,洗手之后,会主动给自己喷点酒精进行手部的全面消毒。不仅如此,我们还掌握了打喷嚏的礼仪。这下面对突如其来的喷嚏,我们再也不用尴尬了,在任何场合,我们都是讲卫生、懂礼仪的崽。现在药店里的宝塔糖并不畅销,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它没有用武之地了,它承载的是一份童年的美好回忆。 不光这样,随着人们卫生意识的增强,各种卫生工具也越来越高大上啦!小的时候家里用的是爷爷用高粱穗做的扫帚,后来用上了成套的扫帚簸箕,现在扫帚已经更新换代,家里用上了电动的吸尘器,更别说还有各种各样的扫地机器人,不需要自己动手,设定好程序,它就能够把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 1952年,在毛主席的号召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拉开了帷幕。2022年,爱国卫生运动已经走过了70年的岁月。回首70年的风雨征程,爱国卫生运动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引领人民群众过上更文明、更卫生、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爱国卫生运动一直在路上...... 供稿: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侨城小学 张颖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