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卫生健康动态>委属单位
淄博市第一医院:“针”爱健康——带您看看什么是揿针疗法

发布日期:2022-06-16 11:14:27 浏览次数: 字体:[ ]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一段优美的旋律在淄博市第一医院中医科病区内响起,轻轻的推开门,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了!

宽敞明亮的大厅,古色古香的装修,琳琅满目的中草药壁画,还有护士在带领病友们做中医保健手操!灵活的手指,柔和的动作,井然有序,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伴随着音乐声的结束,护士们纷纷投入到忙碌的临床工作中,病友们也开始了今天的治疗。

咦!看她手里拿着什么?一个小小的“图钉”?她要干什么?只见护士端着治疗盘,拿着“小图钉”走到6床患者张阿姨旁边,查对、解释、评估、消毒,取穴,“小图钉”被轻轻的刺入张阿姨的皮肤,可是她脸上却仍挂着笑容。护士又用手指轻轻的敲打几下,阿姨好像很舒服的样子呢!

到底是怎么回事?走近一看,原来这是中医科新开展的一项特色治疗方法——揿针疗法!

一、什么是揿针疗法?

揿针,又称为揿针型皮内针,属于皮内针法的一种,也称为埋针,是由«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篇中所记载的“浮刺”针法演变而来。“善治者,治于皮”,是将针具固定于人体腧穴或特定部位的皮内或皮下,通过作用于皮部微弱而较长时间的刺激,不断地促进经络气血的有序运行,达到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祛除病邪、防治疾病、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皮部是人体的外藩,当外邪侵袭时,皮部首当其冲,即所谓“病始生,先于皮毛”。该法奠基于《内经》,发展于两晋,成熟于元明,新生于中华,远播海内外,是中医适宜技术的优秀代表。

二、其作用机理是什么?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皮肤层散布着皮神经末梢。揿针疗法通过刺激神经末梢,使其神经兴奋后沿着相应的神经传导通路到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大脑,从而激活神经系统调节,并能刺激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细胞因子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影响血液循环,最终达到止痛的效果。揿针长久留针可通过穴位刺激调整内源性物质、经神经-内分泌-免疫复杂网络调节功能整合后发挥对靶器官的调节治疗作用。

三、揿针的优势特点

1.操作简单,安全无痛。本法只及皮下不达深层,不会伤及脏腑神经干及大血管,是针法中最安全的方法之一。因为揿针针体短小精细,几乎无痛。且患者较少发生晕针现象,患者及家属更容易接受。

2.起效迅速,疗效持久。特别是对疼痛性疾患达到针到痛减之效。

3.方便运动,适应症广。与普通针刺相比对患者体位无特殊要求,此法运用过程中不影响患者运动。

四、应用范围有哪些?

揿针可适应、应用于中医针灸穴位的各种疾病治疗。

1. 各种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膝骨性关节炎、头痛、牙痛等各种疼痛病症。

2. 末梢神经炎、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面瘫)、肋间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神经科病症。

3. 咳嗽、胸闷、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肺系病症。

4. 呃逆、腹痛、呕吐、泄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病症。

5. 前列腺炎、尿急、尿频、夜尿、排尿困难等泌尿系疾病。

6. 失眠、焦虑、躯体化症状等精神科病症。

7. 肥胖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

8. 月经不调、痛经、乳腺疾病等妇科疾病以及产后宫缩痛等产科病症。

9. 近视、假视、麦粒肿等眼和附器病症。

10. 痤疮、扁平疣等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

五、揿针疗法的禁忌症:

1. 皮肤溃破、肿胀、化脓感染处,紫癜和瘢痕处禁用。

2. 针对以下人员应慎重选择:孕妇、需要急救或手术的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出血性残疾患者、对不锈钢过敏的金属过敏者。

3. 关节处谨慎留针。

4. 渗出性病症、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慎用。

5. 使用针灸针(毫针)的禁忌证同样适用于揿针。

六、揿针疗法的注意事项:

1.针刺前用75%的酒精或1%~2%碘伏消毒施术部位。

2.埋针时间一般为数小时~3天。

3.埋针期间每天按压3~4次,每次约1分钟,以患者耐受为度,两次间隔约3~4小时。

4.埋针部位持续疼痛时,应调整针的深度、方向,调整后仍疼痛应取出揿针。

5.埋针处不适合水浸泡,若有汗浸,皮肤泛红要随时观察处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