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动态
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足痛、隆起畸形?当心副舟骨综合征在作怪

发布日期:2022-08-22 15:17:23 浏览次数: 字体:[ ]

16岁的小王从半年前出现走路久了双脚内侧会疼,几个月后站立久了脚也疼,跑步后症状更加明显,尤其是按压内侧“鼓包”处疼的更厉害。

小王的父母带着他多次就医,简单处理后并未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近段时间症状加重,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学习。为了得到进一步治疗,小王的父母经过多方打听来到淄博市骨科医院手足外科就诊。

在进行详细查体并结合影像检查后,手足外科主任高武长告诉家长,孩子诊断为副舟骨综合征,考虑目前症状明显,可采用进口先进的小骨动力截骨系统,手术切除副舟骨并调整胫后肌腱走形位置,从而达到彻底根治的效果。“术后配合应用石膏固定足跖骨,6周后可扶拐不负重活动,去除石膏后,逐渐负重活动。后期是需要进行专业系统康复治疗的。与此同时,还要在足内侧垫起,以减轻足部在行走时肌腱的牵拉。”高武长说道。

高武长介绍道,目前针对足副舟骨综合征首选保守治疗,治疗方式包括密切随访观察、休息冷敷、抗炎镇痛药物治疗、支具固定、定制矫形器和步行靴治疗等。若保守治疗6个月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或者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则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方案会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量身制定。“我们一直致力于骨科微创技术的发展,针对副舟骨疾病及副舟骨合并平足症的少年患者,此类微创手术至今已完成数十例,均得到患者及家属满意和认可。”

医生课堂

副舟骨被称为多余的骨头,副舟骨位于舟骨内后侧,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是幼年时期的副舟骨骨化中心未能与舟骨结节完全融合,使得舟骨旁边多出一块骨头。

根据副舟骨的大小、形态、与胫后肌腱的关系、足舟骨与副舟骨之间是否有纤维软骨相连等情况,将其分为3型:
     1型副舟骨是位于胫后肌腱跖侧的籽骨样骨,不与舟骨接触,不构成关节面,无纤维软骨连接,大多无症状。
     2型副舟骨有一部分胫后肌腱附着,与足舟骨通过纤维软骨或软骨相连,形成微动关节,此型稳定性差,可产生临床症状,易被误诊为舟骨结节骨折。
     3型副舟骨与舟骨结节部分或完全性骨性相连而形成足舟角骨,关节面消失,结构稳定,一般不出现症状,可在舟骨内侧触及骨性突起。

副舟骨综合征是指由副舟骨引起发的急慢性足痛,来源于副舟骨与舟骨之间的骨软骨连接反复应力性刺激,或者来源于胫后肌腱止点无菌性炎症或肌腱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中足内侧疼痛,常在运动后或夜间偶发性疼痛。

正常的一只脚有7块跗骨、5块跖骨和14块趾骨,共计26块。但部分人由于先天发育异常,部分骨骼的骨化中心未能融合,导致原来的骨头上多长了一块,被称为副骨。其中约有10%的人多长了一块副骨。

正常情况下,维持足弓最重要的胫后肌腱大部分附着在舟骨上,但是当副舟骨存在时,胫后肌腱便舍舟骨而去,转而附着在副舟骨上,导致胫后肌腱相对延长,维持足弓的力量减弱,致使足弓发生塌陷,形成平足。

虽然有副舟骨的人很多都有平足,但是不一定疼痛。副舟骨引起的疼痛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1、副舟骨引起平足,又会继发胫后肌腱的过度牵拉,肌腱疲劳导致胫后肌腱炎,引发疼痛;

2、足部扭伤时,副舟骨与舟骨的稳定的纤维连接受到破坏而出现不稳定,下地负重时,胫后肌腱牵拉副舟骨时,受伤的纤维连结也受到牵拉而引起疼痛。

第2种情况最常见,所以很多人足踝扭伤以后,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很快恢复了,但是足内侧长期疼痛,往往就是这个原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