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构建医养结合事业发展新格局 | |||
|
|||
|
|||
近年来,淄博市卫生健康委深化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的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医养结合及健康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目前,淄博市及所有区县创建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县(市区);张店区和平街道办事处等24个乡镇(街办)被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省级医养结合示范乡镇(街道);博山区被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公布为第一批全省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县(市区);淄建老年医院等5家机构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委表彰为“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博山区源泉长寿山医养医养健康园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为首批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张店区、博山区、桓台县“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全国全省典型推广。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制度保障。 淄博市在市级层面先后印发了《淄博市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关于认真落实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加快推进医院、养老院“1+1融合发展,探索医养结合机构设立老年病房、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以及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建设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医养结合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强化保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为医养结合深入开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 发挥医疗优势,构建新医养发展理念。 以落实国家基本公卫项目为抓手,将60岁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失能失智老年人健康服务纳入《对区县、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确保辖区内60岁及以上居家老年人每年2次医养结合服务,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每年提供1次健康服务;充分利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优势,加强与民政信息共享,对全市失能失智老年人进行摸底调查,初步统计全市失能失智老年人73299人,其中失能老人21192人,部分失能老人45554人,失智老人6553人,为特殊老年群体健康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全市119家医疗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8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占比96.5%,10家公立类中医医院均已开设老年医学科;25家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发展成为收治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医养结合机构,152对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签约合作。 创新医养融合,构建“两院一体”模式。 淄博市创新发展“医养互转、康护一体”、“机构医养、两院一体”、“分区服务、兜底保障”、“以医带养、医养一体“、”以养为主、以医助养”、“中医引领、健康养老”、“高品质建设、高端化服务”、“智慧赋能、居家医养”等医养融合为一体的八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同时统筹规划村卫生室和农村幸福院毗邻建设、协同发展,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村建设的实施方案》,探索创新发展“医养结合村”服务模式,目前全市建成“医养结合村”19家。基本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健康养老服务纵横联动,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市医养结合机构机构54家,其中,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服务36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18家,设置医疗床位4607,养老床位7287张,入住老人5687人,平均入住率78.04%。 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医养服务保障。 将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分别纳入淄博市卫生计生教育培训规划和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加快培育老年医学、康复、护理、社工等专业人才。目前,淄博职业学院培训养老护理人员4803余人。建立全国老年医学人才省级培训基地,承办全省医养结合机构护士培训任务。积极探索养老护理员、医疗护理员、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常识培训等,成立了淄博市护工协会,将医养结合机构纳入会员单位,加强机构陪护知识,交流陪护经验,开展专业培训,提高机构护工服务水平,引领和规范护工行业,同时全力维护机构护工的合法权益。目前协会成员单位80家,涵盖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机构和护工企业。 开展先行先试,构建温馨安宁服务。 作为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单位,淄博市印印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优选5家医疗机构作为国家试点先行先试。联合医保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安宁疗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科目设置、预期评估、收治标准以及试点单位按照床日付费的方式和标准,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工作专刊以《山东省淄博市规范安宁疗护服务》刊登了做法。目前全市46家不同性质、不同类别机构开展了安宁疗护服务,设置床位616张,医生226人、护士319人、社工及志愿者99人,收住服务对象2334人。 深挖产业潜能,构建绿色康养赋能。 大力发展医养康养新兴产业、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先后成立淄博市医养康养产业专班、新医药产业专班,组建新医药产业链和医养健康产业链。我市现拥有药品产业企业 27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 家,2020 年实现营业收入 200 亿元。2021年,全市88家医药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7.44亿元,同比增长5.2%;利润47.91亿元,同比增长9.0%。预计2026年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目前我市医养健康产业纳入省重大项目2个,省优选项目11个,省“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2个,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个。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