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动态
临淄区金山镇“四突出”做好医养结合“大文章”

发布日期:2023-12-29 09:11:19 浏览次数: 字体:[ ]

省级医养结合示范乡镇(街道)经验做法

临淄区金山镇“四突出”

做好医养结合“大文章”

(临淄区金山镇人民政府)

临淄区金山镇积极探索“宜居、宜医、宜养、宜乐”的医养模式,以淄博化建老年病医院为载体,依托自身丰富的医疗资源,打造淄博市临淄区养老中心第二康复养老院,本着“替儿女尽孝,让家人放心,为社会分忧”宗旨,为入住老人提供医养双绿色通道,真正托起了老年人健康养老幸福梦。

一、突出“专业化”,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

金山镇区域内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居住、求学等外流人员多,从而导致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及病弱老人集中的现状,淄博化建老年病医院结合自身情况和外部经验,并进行可行性分析,打造出设有南院区、北院区、中心院区、长护院区4个养老院区,占地面积22500平方米,有床位660张,员工160余人的大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临淄区养老中心第二康复养老院。

一是依托现有医疗资源,在“医”上做文章。抽调内外、心血管、康复等多个科室医护人员组成养老巡诊队伍,常态化开展“日巡视+日汇报”—养老队每天派专人到养老中心巡诊,各院区院长每天汇报老人情况,发现病情及时处理。医院开通了关爱老人生命安全的绿色通道,全院上下紧密配合,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院,大病不耽误”。同时,专门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室,先后由内三科主任和老年科医师任组长,定期开展养生保健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等一般性疾病进行讲座,增强了老人运动健康和心理健康意识,学会了一些防病治病的小方法,身体状况不断改善。

二是依托现有医疗团队,在“养”上下功夫。一方面,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定期开展查体,由医护人员结合老人身体状况给出饮食建议,养老中心在充分征求家属意见后,科学安排老人的饮食起居,力求每日食谱不重样,饭菜精细调配,咸甜适中。另一方面,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培养了一支“爱岗敬业、勤奋奉献、热情服务、细致周到”的优秀护理团队。由医院专业医护人员定期给护理人员开展专业化、指向性的业务培训,160余名护理人员全部持证上岗。特别是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坚持做到每天按时翻身、拍背、擦身、按摩,每周给老人洗一次澡,彻底杜绝因长期卧床出现褥疮的现象,让老人获得专业化护理,住的更有尊严。

二、突出“人性化”,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内涵

一是优化居住环境。实施适老化改造升级,对康复中心进行亮化、绿化、美化,种植绿植、红花,装饰大红灯茏,营造明亮、宽敞、整洁、优美的休息空间;修茸房间,配齐电视、沙发、卫生间、太阳能洗浴、报警呼叫等高档设备,打造温馨舒适的宜居环境。该养老院有多层和四合院式楼房,设有单人间、双人间和多人间不同户型,客房个性装修,风格迥异,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的生理心理需求老人入住。不仅收费低,服务质量好,就医方便,而且子女带着孩子早晚都可以探视,使入住老人有在自己家里的感觉,享受天伦之乐。

二是丰富娱乐活动。设有康乐院,配有按摩理疗室、阅览室、棋牌室、心理咨询室、棋牌室、健身房等康体娱乐设施,还不定期根据老人不同需求组织兴趣小组,开展喜闻乐见的书法、绘画、声乐、舞蹈、棋牌等趣味活动。同时,养老中心还经常联系社区和省市文艺队前来表演文艺节目,送来欢乐和温暖,真正做到了宜居、宜乐。

三、突出“信息化”,提升老年人智能服务。

一是为推动智能化养老,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创建智能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将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生活服务、互联网+医疗服务送上门,打通养老围墙,让居家和机构互连互通,实现增量服务,有效形成大数据。

二是通过信息系统集成构建院区内医养康护服务,院内管理及后勤保障的互联互通融合。

三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入住老人进行健康数据监测与收集,并与入住老人的家人建立互为一体的健康信息网络,如智能床、智能手环等产品,即满足了家人对老人的关爱需要,又实现了医养中基本生命数据变化中的早发现、早介入、早治疗慢性疾病健康管理预防为主理念。

四、突出“社会化”,探索“公建民营”新模式

一是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通过公建民营的运营合作方式,投资1000余万元,按照养老标准化改扩建敬老院,着力打造高水平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解决五保老人、三无老人、困难残疾以及需要养老老人的入住需求,很好的缓解了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难题。

二是承接购买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淄博市临淄区养老中心第二康复养老院已成为全市失能失智老人入住率最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最高的民办养老机构,累计收容和入住孤寡困难老人,特殊残障老人已达3000多人次。目前,养老院已收到城乡特困人员226余人,其中低保残疾人员38人,服务分散五保老人21余人,为社会分忧解难,促进了社会和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