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春天就犯困?这些方法帮你赶走“春困” | |||
|
|||
|
|||
人们常说“春困不是病,困起来真要命。” 一到春天,大家都变成了特“困”生。 什么是春困? 什么原因可导致春困? 如何解决春困?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什么是春困?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在这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却有不少人总是感到头昏脑胀、身体疲乏、困倦瞌睡、无精打采,难以集中精神学习和工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现象。 2.什么原因可导致春困? ①中医责之于“湿”。 外环境湿: 春天本来雨水偏多,湿度大,中部有梅雨季,南部有回南天。 内环境的湿: 冬天脾胃的血供充足,消化良好,春天气血往四肢、体表散发,饮食习惯不变的情况下,脾胃虚弱怠工,脾虚生“湿”,内湿由此而生。 外湿引动内湿,故人体易被湿邪入侵,从而就会产生了中医认为的“湿浊内困”的亚健康状态。 ②生物钟不准了 冬春季节变换时,乍暖还寒,很多人只愿意待在屋里,自然光接触得太少,导致生物钟的调节步调变慢。 如果生物钟走得不准,身体内外的时间不一致,精神状态就可能受影响。 ③褪黑素分泌减少 与睡眠相关的激素被称为睡眠激素,就是松果体在夜间分泌的褪黑素,它能调节睡眠。 如果睡眠环境不好,或睡前有一些坏习惯,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犯困。 ④睡眠时间不够 其实春困就是困了而已,睡眠时间不足肯定会犯困。所以如果夜间睡眠不足,就会引起春困。 3.警惕5种病可能伪装成春困 01.鼻炎 鼻炎会导致呼吸受阻,引发大脑供氧不畅,导致犯困。 如不及时治疗,鼻炎还会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使得患者睡眠时氧气不足。 建议:鼻炎患者平时可热敷鼻部及额面部,或用电吹风局部加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02.睡眠性呼吸障碍 患有睡眠性呼吸障碍的人,除了白天困倦、乏力、嗜睡外,夜晚还会鼾声如雷,且伴有呼吸间歇性停止(打呼噜突然中断)。 长此以往,身体所有器官都无法好好休息,导致白天很容易出现困倦、乏力、嗜睡等症状。 建议:及时到睡眠科或呼吸科就诊。 03.高血脂 高血脂患者的体内血液流动相对缓慢,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且高血脂在动脉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导致大脑缺血缺氧。 建议:有高血脂家族史、肥胖、高血压,已有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或有长期大量饮酒、摄入高脂、高糖饮食等危险因素,且经常犯困,应尽早去医院检查血脂。 04.贫血 疲乏、困倦是贫血最常见的症状,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建议:有上述症状,最好到医院做一个血常规监测,明确诊断。 05.心脏问题 疲劳、乏力是各种心脏病常有的症状。心脏病可以使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废物(主要是乳酸)积聚在组织内,刺激神经末梢,令人产生疲劳感。 建议:如果犯困经常伴有心慌、胸闷等症状,可到医院做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4.如何解决春困? 01.保证睡眠 应对春困,首先要生活规律,保证夜里高质量的睡眠,不能熬夜。成年人要保证每天6至8小时的足够睡眠,午饭后如果有条件可以小睡半个小时,睡醒后用凉水洗洗脸。 02.多晒太阳 大家可以在白天接触室外光照,就能促进生物钟尽快跟上季节变化。 工作时多靠近窗户,午饭前后出去散散步也不错。 03.按摩头部 通过梳头、轻敲头皮等头部按摩,促进脑部供血供养,缓解困倦感。 04.加强运动 运动是保证人体代谢旺盛的重要因素。但运动不可过于激烈,以免伤津耗液,以遍身微汗为佳。运动方式以散步、慢跑步、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轻柔运动为宜。 05.清淡饮食 保护肠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适量均衡的饮食。不宜食肥甘厚腻食物及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也不宜食用。 在大鱼大肉之后不妨吃一些五谷杂粮,为身体注入更多的营养。常见薏米粥,淮山茯苓煲汤,赤小豆红豆薏米煮水,有健脾祛湿利尿等功效,可以帮助提神赶走春困。 06.刮痧 刮痧是一种古老的中医传统疗法,是用特制的刮痧具(牛角、玉石、砭铜等)根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在体表相应部位进行一定的刮拭的疗法。 1.刮头部:驱春困 醒神 益智 操作:取坐位或仰卧位,以头顶的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刮拭。刮到头皮有温热的感觉即可。如果觉得某个地方比较痛,可以在那反复刮拭几下,直至疼痛感消失或减轻。头部刮痧无需用油剂,力度适中,以免刮伤头皮。 2.刮颈肩:活血舒筋 消除疲劳 操作:取坐位或俯卧位,沿着后脑中央的风府穴,颈部中央的大椎穴刮下来,再刮左右两侧的风池穴到肩膀的肩井穴,构成弧线刮下来。每侧刮拭15—20分钟。 3.刮腹部:缓解腹胀 瘦腹 操作:取仰卧位或站位,沿着腹部正中线,从鸠尾穴经中脘穴、关元穴刮至曲骨穴。然后腹部两侧从幽门穴刮至日月穴,每一侧可刮拭15—20分钟。 注意事项: 1.女性生理期,妊娠期下腹部及腰骶部不可刮。 2.醉酒、过饥、过饱及过度疲劳者也不可刮。 3.刮痧过程中的麻、酸、胀、痛感觉均属于正常反应。 4.每个人出痧情况不同,不要一味追求痧点。 5.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 6.刮痧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