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淄博行动】暑夏祛湿健脾怎么办?教给您经典食疗佳品方法~ | |||
|
|||
|
|||
俗话说“进入小暑,上蒸下煮!”。自小暑开始直到立秋 ,进入长夏季节,高温、高湿的 “桑拿天”将会频繁出现,是一年中最湿热最难熬的日子。 长夏在五脏属脾,长夏最大的特点是湿气重,脾最怕湿邪来犯,受“湿邪”的侵袭的人容易出现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出汗、手足水肿、大便稀溏腹泻等一系列湿热困脾的症状。 另外,在暑湿的高温环境中,大家常常会感觉身体燥热,很口渴,喉咙干干的。喝了很多水,却总是缓解不了这股干渴。不仅如此,加之近年来整体气候比较极端,天气酷热的原因,整个人就像一口没有多少水的锅,被架在火上不停的煮,会蒸发身体内的津液。家人宝贝会出现口唇干裂,甚至还会出现晚上睡不着,盗汗等等情况。 一、消暑祛湿三皮汤 盛夏酷暑,湿热当道,人体津液耗伤颇感不适,三皮汤可以清暑生津祛湿,将西瓜皮100克、冬瓜皮100克和大腹皮10克同煮,待凉后加入冰糖适量当茶饮,是暑夏理想的保健饮品。 1.大西瓜皮是一味消夏解暑佳品:用于消暑解渴、清热除毒,大西瓜皮优于大西瓜瓤。大西瓜皮中医又称其为 “大西瓜翠衣”,性凉,味甘甜,无毒。功效:治疗盛夏酷暑的人体烦渴,小便短小,水肿,口舌生疮。 2.冬瓜皮味甘淡,性质和平,药食同源,入膳尤宜用于夏季预防保健,即能解暑热,又健脾开胃,并适用于治疗暑湿内伤所致的心烦燥渴,小便短赤,或高热昏迷等症。 3.大腹皮是槟榔的果皮,原产我国广东广西等湿热之地,辛温无毒;具有下气宽中、祛湿消食利水的功效;本草经典《日华子本草》讲大腹皮:“下一切气,止霍乱,通大小肠,健脾开胃,调中。” 三皮汤中三种食疗食材配合恰当,消暑解渴祛湿健脾,共达解暑保健之效。 二、祛湿健脾的薏米红小豆粥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材,味甘淡微寒,在中药经典《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薏米可以治湿热,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小豆,又名赤小豆等,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 中医认为,红小豆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气、利水除湿、解毒排脓之功;性善下行而利水,为滋养性食疗佳品。红色入心,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小豆莫属。 红小豆配合薏米能够去除体内湿毒和湿气,对于宝贝娇弱的脾胃,怎么吃薏米红豆才容易消化吸收达到祛湿健脾的功效,这里面有窍门;在此介绍一个“经典级”吃法——薏米红小豆胚芽米粥。 粥材组成:薏米仁30克,红小豆(赤小豆)30克,绿豆30克,有机胚芽米100克 1、取红小豆一把、薏米仁一把,洗净沥干。 2、把砂锅烧热,将红小豆、薏米仁干炒至微香。 3、加适量水,一定要漫过薏仁和红小豆,浸泡3小时。 4、盖上盖子加入绿豆和有机胚芽米大火煮开,小火煮熟,焖10分钟。 这样经过炒熟浸泡过的薏米红小豆,其祛湿健脾功效更加显著,加入消暑养津液的绿豆和有机胚芽米,非常适合暑夏的食膳调养。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