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成功开展脊柱肿瘤Enbloc全椎体整块切除手术 | |||
|
|||
|
|||
近期,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脊柱肿瘤Enbloc全椎体整块切除手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术后恢复良好,并于近日康复出院。由于脊柱脊髓毗邻结构复杂,全椎体切除手术往往操作困难、出血较多、风险较高,是公认的脊柱肿瘤领域高难度手术。该类手术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完善了我院脊柱外科在脊柱肿瘤方向的全程诊疗解决方案。 患者为68岁女性,因“背部疼痛、活动受限1个月”来院就诊,其背部疼痛时常向双侧肋间放射,翻身活动及站立困难,夜不能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到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门诊就诊咨询。 经科室副主任医师吴西发仔细阅读患者影像学资料后,考虑患者胸11椎体肿瘤性病变合并胸7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告知患者及家属:肿瘤椎体骨质破坏严重,轻微外力刺激即可导致出现严重的病理性骨折、椎体坍塌,甚至导致瘫痪等不可逆转的严重并发症,遂建议其行手术治疗。 病人收住院后,吴西发与主治医师汪震、魏超及全科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周密的术前评估准备,经穿刺活检和术前PET-CT考虑椎体原发恶性骨肿瘤,未见其他脏器病变和转移。 结合脊柱原发恶性骨肿瘤的Enneking分期、Enbloc-WBB分期和Tomita分型等分析评估,符合根治性切除治疗原则,科室讨论决定实施一期胸椎单纯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Enbloc手术),瘤外包膜外以整块切除的形式将存在于一个“脊椎间室”内的肿瘤及其周围的卫星微病灶完整根治性切除,降低肿瘤的种植转移和局部复发率。 众所周知,脊柱结构复杂,前有“强敌”——大血管,后有“追兵”——脊髓神经,手术时一旦“中招”,要么终身瘫痪、要么失去生命,所以脊柱肿瘤Enbloc全椎节整块切除手术涵盖了脊柱外科的所有技术,因其手术操作难度大、血管损伤及截瘫风险高、术中出血多等特点一直被称为脊柱外科难度最大的顶尖手术。 最终在麻醉手术科全力配合下,经过6个多小时的努力,顺利将病变椎体以整块的形式完整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切缘均未见肿瘤细胞。 在脊柱外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下,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四肢运动感觉血供正常,术后数天患者已下床活动。 近年来,市中心医脊柱外科多名医师曾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等国内知名脊柱肿瘤中心学习,团队经过多年潜心学习积累,针对脊柱良恶性肿瘤患者的诊疗已经具备全程解决方案,同时努力打造脊柱肿瘤多学科诊断治疗模式(MDT),针对不同肿瘤分期制定个性化手术和最适合的诊疗方案,以患者为中心,竭力捍卫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 相关链接 En-bloc全椎体整块切除技术(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是一种治疗脊柱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侵袭性良性肿瘤和某些少见的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外科手术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脊柱原发及转移性肿瘤彻底切除术式。由于脊柱结构特殊,脊髓被脊柱完全包裹,及脊柱邻近存在的胸腹主动脉、上下腔静脉、腰骶丛神经等重要结构,该类手术操作非常困难,出血多,风险非常大,对医生手术技巧要求较高,是公认的脊柱肿瘤领域高难度手术,也是目前脊柱外科难度较大的手术之一。 Enbloc手术包含两层含义:(1)一个椎体或多个椎体被完全切除;(2)切除的方式是整块切除(肿瘤累及部分完整切除,不能经过瘤体)。将肿瘤主体和微小卫星灶在内的完整肿瘤椎体进行整块切除,以减少或避免局部肿瘤的复发。 约于1997年日本学者Tomita教授团队报告了应用线锯等工具花费10余小时完成了单一后路行全脊椎大块切除术,即En-bloc全椎切除技术。目前世界上该术式有两大流派,一是意大利脊柱原发脊柱恶性肿瘤WBB分期的创立者之一Boriani教授(和美国Gokaslan教授)的瘤外整块切除,二是日本Tomita教授的经椎弓根分为前后两块切除(TES)。Boriani教授更讲究结合Enbloc-WBB分期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实施瘤外切除,保障切缘无肿瘤残余,避免术中手术种植。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被大力推广和创新普及,数家大型脊柱肿瘤中心完成了多椎体整块切除手术,并率先研发应用3D打印定制化椎体重建脊柱结构,走在世界前沿。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