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资讯
动物内脏,你到底吃对了吗?

发布日期:2024-01-22 08:49:33 浏览次数: 字体:[ ]

爆炒腰花、孜然鸡胗、熘肝尖、烤腰子等用动物内脏制作的菜肴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美食,在我国各地都有食用传统。但动物内脏你吃对了吗?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要求,市售的动物内脏首先要经过兽医卫生检验合格,并且要求其所含的重金属、农药、兽药残留等有害物质严格符合国家级标准相关要求。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2-202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21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国家农业部第235号公告兽药残留等。

内脏都是高脂肪高胆固醇吗?

肥鸭肝、肥鹅肝之类肝脏的脂肪含量比较高,通常可达10%-30%,和肥牛之类食物相当。但是,正常肝脏的脂肪含量低于5%,比瘦猪肉还要低,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健康的肾脏也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而心脏的脂肪含量和普通肉类相当。

动物内脏的营养价值

动物内脏是座营养宝库,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三种。↓↓↓

血红素铁

动物内脏是人体必需营养素——血红素铁的最佳来源,不仅含量高,而且吸收利用率也非常高,健康成人每周吃一次(50克)动物肝脏、孕妇乳母每周两次可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

内脏是维生素的聚集地。其中,动物肝脏中的维生素A含量远超过奶、蛋、鱼、肉,有助缓解眼睛干涩、疲劳和视力减退等症状。动物的肾脏、心脏和胗(禽类的胃,如鸡胗、鸭胗)的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普通肉类。

蛋白质

肝和胗的蛋白质含量与瘦肉不相上下,是比较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小贴士

动物不同部位内脏的营养各不相同,由于生长环境等差异,不同动物的同一内脏营养也有区别。

特殊人群谨慎选择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将猪大肠内的油脂刮净,防止脂肪摄入过多。

动物肝、肾的胆固醇含量较高,高血脂、胆囊疾病等患者要少吃。

动物内脏嘌呤含量普遍较高,痛风患者要避免食用。

如果不是缺乏维生素A、缺锌或患缺铁性贫血的人,不必经常吃肝、肾等内脏,偶尔食用最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