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荣膺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 | |||
|
|||
|
|||
新年伊始捷报传,博山医养启新篇。日前,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传来喜讯,我区荣膺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是全省六个区县之一,也是淄博市唯一入选的区县。 博山区地处山东省中部,孝文化底蕴深厚,有华夏孝乡的美誉。近年来,博山区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为导向,不断健全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全力构建“一刻钟”医养健康服务圈,逐渐形成具有鲜明博山特色的医养健康产业新模式。 推行“两院一体”运营模式,实现医养深度融合。在全省率先推行卫生院+养老院“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模式试点,积极推进医疗救治、健康养老融合发展,实现了“一体两翼、防医康养”的闭环运营模式。截至2023年底,博山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有353家,实有床位4378张,卫生技术人员5326人,医养结合机构9处,其中医疗床位1150张,护理型养老床位1627张。先后创建为全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全省首批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县,被评为“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两院一体”模式被纳入中组部攻坚克难典型案例、全省“机构医养、两院一体”模式典型案例和全省首批医养结合典型案例,“七星特色照护”“全照料病房”“智慧医养”等医养结合典型案例被广泛推广。 打造“六位一体”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全人群覆盖。聚焦特困、低保、失能、失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造集政府兜底养老、普惠养老、居家照护养老、家化式养老、精神康复养老、康养文旅养老“六位一体”的新型医养服务体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上门康复护理服务,年累计服务2200余人。每年为老年人开展两次上门医养结合服务,提供血压测量、末梢血血糖检测、康复指导、护理技能、保健咨询、营养改善指导等6个方面健康服务,年累计服务老年人20万人次。 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探索“中医康养”新途径。实现卫生院、卫生室和农村幸福院融合发展,全区所有卫生院和10处社区卫生服务站、182处村卫生室均能开展中医适宜技术,10个镇街全部被评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镇街,9家医养机构均提供中医药康养服务,中医康复已成为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中医养生、孝道养老”成为“两院一体”模式的又一亮点。“七星特色养老”将药膳调理、中医治未病、中医康复理疗纳入服务全过程,全面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淄博万杰肿瘤医院、博山区源泉中心卫生院被评为山东省首批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实施智慧健康管理,创新医养服务新模式。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各医养结合机构年出诊累计2万余单。打造“互联网+智慧医养”服务平台,全区设立23个居家和社区智慧医养服务中心(站),累计服务老年群体8.3万人次,帮助老年人达成原居医养的心愿,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通过电话或移动端一个指令,平台就会按需指派中心(站)入户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相当于把医养床位“搬”回家。我区荣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创新居家和社区智慧养老‘五七’模式,以人工智能赋能养老产业”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三个街道被评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 全面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医养”特色服务。作为淄博市医养健康产业链主导区县,精心打造中医中药、康养文旅、医养结合深度融合的特色服务,岜山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集中医药文化展示、康养、休闲、研学、旅游度假为一体,被评为首批山东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中郝峪幽幽谷以森林养生、休闲度假为特色,入选第二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被评为首批山东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三水源生态旅游田园综合体利用鲁中长寿村——五老峪的优良生态环境、文化背景,打造以中医养生度假为特色的中医药健康小镇和乡村旅游示范区,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下一步,博山区将充分发挥医养结合优势,着力做好医养品质民生“大”文章,让群众养老更有“医”靠,全面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质量。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