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第一医院:喝中药的“锦囊” | |||
|
|||
|
|||
喝中药,很多地方有讲究。关于中药煎完要不要趁热喝?什么时间喝?怎么喝?我们整理了一份喝中药的“锦囊”,分享给您! 一、关于中药服药方式 一天喝几次?每日一副药,一般分2次或者3次服用。我国历代方书所载服药频次,主要包括日二服、日三服、日三服以上、顿服、频服等服法。特殊情况,如日三服以上,指一日服用次数大于3次,多适用于患者病情复杂,或有夜间加重;顿服指的是一次性、快速地将一剂药服完,集中药力,解决痰、饮、瘀、食积滞以及急危重症等;频服是指一日内将一剂药少量多次服用,使药物持久停留,发挥药效,个别患者不胜药力,可选用此种服法。 二、中药可以放冷再喝吗? 若无特殊要求,一般推荐中药温服。温服可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促进药物的吸收,更好地发挥药效。除温服外,还有热服和冷服两种服用方法。用于治疗寒症,需要借助汤药本身的温度来发汗的方剂,适合热服,即趁热喝,如麻黄汤、桂枝汤等解表发汗方;将煎好的汤剂放凉后的服用方法称为冷服,适用于热证,凡是止吐药和清热药均应考虑冷服。如您无法分辨服药方式,可咨询中药师,专门给您答疑解惑! 三、中药是空腹喝?饭前还是饭后喝? 传统中医认为给药时间应与人体的时间节律一致,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可以促进药物吸收以及更好的提高药效。一般来说,一副药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半小时,两次间隔4~6小时即可。若想了解更为详细的服法,不妨来听听这黄金“四点”。 01.空腹服 适用于驱虫药和通便药。驱虫药使药物不被肠内容物稀释,而直接作用于虫体,达到驱虫目的。通便药使药液直接作用于肠道,不受进食影响,利于通便。 02.饭前服 适用于补益药和健胃药。都是有利于药液在胃肠道中更好的吸收,减轻胃肠道的刺激,提高药液更好的发挥疗效。 03.饭后服 一是可以促消化,二是可以减轻药液对胃肠道刺激,促进胃排空速度,使药液均匀的达到肠道吸收部位。 04.睡前服 适用于安神药和滋补药,宜睡前30~60分钟服用,中医认为“阴气旺于夜”意思是可借人体之阴力而助药力,此外,适用于治疗哮喘和关节疼痛。 四、喝中药时要忌口吗? 每味中药都有其药性,服用中药时忌口需重视。肾病患者应忌盐、碱过多、酸辣太过;患者表现为急性炎症的,如目珠肿痛、咽喉肿痛、痔疮等,应忌辛辣、胡椒、牛羊肉、狗肉、海鲜、酒等;食物、药物易过敏者服药时除了不能吃羊肉、鱼、虾、蟹、韭菜等发物之外,还应注意服药后是否有不适,并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