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淄博行动】“八个一”引领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试点工作提质增效 | |||
|
|||
|
|||
2023年3月,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第二批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试点工作的通知》(鲁卫函〔2023〕99号)要求,淄博市沂源县被列入帮扶试点范围。一年来,淄博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职业健康工作,组织精干力量指导沂源县开展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试点工作,形成了“八个一”的帮扶工作理念。辖区内职业病防治监测项目、争做“健康达人”、“健康企业”创建、尘肺病康复站建设、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职业健康宣传等工作顺利完成,帮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印发一个实施方案。2023年3月23日,沂源县卫生健康局联合民政、财政、人社、医保、总工会等6部门共同出台了《沂源县职业健康工作帮扶试点实施方案》(源卫字〔2023〕9号),对帮扶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举行一场启动仪式。2023年4月25日,沂源县卫生健康局联合6部门在淄博卓意玻纤材料有限公司举行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暨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工作帮扶试点启动仪式,邀请了15家中小微企业代表参加,并在会上对帮扶工作提出了要求。同时,结合宣传周和帮扶试点需要,印制《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册》1000本、宣传周海报1000张、其它宣传材料1000余份。 编印一本帮扶政策汇编。沂源县卫生健康局联合民政、人社、医保、总工会等部门,编印《沂源县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工作试点政策汇编》,紧密结合各自职责分工,广泛开展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工作。政策汇编全面梳理了各部门帮扶政策要求,重点阐述了职业健康管理、民政救助、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医保与门诊慢特病统筹、困难职工救助等20余项内容,涵盖了中小微企业日常管理、职工待遇等各个方面,致力于职业健康这一小微切口,广泛宣传国家各项民生政策,从提供职业健康管家服务延伸至开展与企业、职工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各个方面,切实帮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确定一批试点企业名单。沂源县全面梳理申报系统企业情况,确定了绿兰莎啤酒、合力泰化工、鑫泉医药、卓意玻纤、源能热力等5家中型企业,瑞泰新材料、鲁源酿酒、博拓新材料、新汇木业、燕峰活塞等5家小型企业,圣邦混凝土、硕源动力、鼎固建材、环亚助剂、德源金属等5家微型企业进行初步探索。上述企业涵盖了玻纤、铸造、化工、医药、建材、酿酒等行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甲类(严管)5家、乙类9家、丙类1家,职业病危害暴露风险等级:高风险4家、中风险10家、低风险1家,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等级:0级1家、Ⅰ级9家、Ⅱ级5家,在册职工总数3463人,占全县劳动者总数的12.1%,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2402人,占全县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总数的17.21%,涉及粉尘、噪声、化学物质、电焊烟尘、X射线等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开展一次实地帮扶指导。2023年5月份开始,沂源县卫生健康局综合监督科会同县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职业卫生科深入15家试点企业进行现场帮扶指导。通过座谈交流、查阅资料和现场检查,结合企业不同的职业健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意识,帮助企业规范职业卫生六大类档案资料,按照 GBZ 158-2003设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告知卡,按照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指导企业新改扩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进行卫生设计和职业病危害评价,督促企业按照《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要求》开展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 召开一次座谈交流会。2023年8月31日,沂源县卫生健康局组织召开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工作帮扶试点推进会。民政、财政、人社、医保、总工会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共20余人参加。卫健、民政、财政、人社、医保、总工会等帮扶单位分别根据各自职责分工介绍了工作开展情况。 县民政局动态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6984户、22375人,发放城乡低保金6576.07万元,其中尘肺病患者3人。县人社局已经实现辖区内中小微企业工伤保险全覆盖,积极争取将沂源县尘肺病康复站(沂源县鲁村中心卫生院)纳入工伤康复定点服务机构。市医保局沂源分局充分发挥医保惠民效能,不断提升各项职工医保待遇,持续优化经办服务水平,切实减轻职工参保人医药费用负担,在住院报销和门诊慢特病待遇享受以及经办服务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完善,参保人有任何医保疑问和医保业务需要办理,都可以拨打3120000医保热线进行咨询或者办理业务。县总工会选取悦庄镇16家小微企业整合为悦庄工业园区域性集体协商试点,联合签订和谐稳定、适宜发展的区域性集体合同,突破集体协商瓶颈,有效解决小型非公企业协商难问题。 提供一次现场检测。2023年9月8日,经询价确定由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辖区内20家帮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任务,目前已完成全部采样送检工作,检测报告正在编写中。本次检测由财政承担费用,检测报告可用于用人单位职业危害因素申报、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校对第三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报告质量等,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解决了实际问题。 开展一次主动监测。沂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职业卫生技术支撑单位,结合2023年度职业病防治项目,将工作场所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选点向中小微企业倾斜,目前已经完成25家用人单位、100个重点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同时,组织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参加主动监测查体。县内两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充分发挥专业机构技术优势,为全县122家用人单位提供4025人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完成尘肺病哨点筛查25人。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职业病防治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辖区内职业健康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协调配合,强化工作统筹,加大监管力度,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始终把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保障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开展帮扶试点,辖区内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职业健康检查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接害劳动者职业危害自我防护意识进一步提升。职业健康工作得到全社会和公众的关注和了解,涉及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 二是职业病防治项目工作更加扎实推进。今年职业病防治监测项目、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矿山冶金和铅酸蓄电池生产行业专项治理行动、健康企业创建、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试点、争做“职业健康达人”等大项工作任务,都已按照时间节点和目标考核要求顺利完成,配合爱卫办完成健康中国行动考评,使基层职业健康工作更见实效,基础工作更加扎实。 三是帮扶提升更加乐于接受。把帮扶试点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帮助中小微企业建立健全六大类职业健康管理档案,积极为中小微企业开展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知识宣贯,中小微企业对职业健康工作由不知道到知道再到熟悉再到规范,切实助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72家中小微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主动接受职业卫生培训486人次,职业病防治意识逐渐增强,帮助175家企业进一步规范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资料,现场管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及时、如实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在厂区醒目位置设置职业卫生公告栏,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定期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职业病危害岗位达标率、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合格率、接害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率、三类人员职业健康培训率分别由帮扶前的93.94%、94.55%、95%、87.88%上升为为99.24%、95.45%、97%、97.98%,保障了职工的健康权益。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按照职业病防治项目工作要求,将工作场所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重点职业病主动监测与帮扶工作相结合,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帮扶企业参加项目工作,享受免费监测和查体服务。 二是协调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充分发动镇办党委政府积极性,切实推动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帮扶企业参加“健康企业”创建和争做“职业健康达人”活动。 三是对涉及及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的普惠性政策和服务事项进行广泛宣传,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大胆创新,探索建立职业健康精准指导帮扶及监管模式,调动中小微企业开展职业健康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