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淄博行动】沂源县推广应用“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蹚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新路径 | |||
|
|||
|
|||
为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沂源县将“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变成“两个责任“落实的重要工具,在全县重点餐饮单位推广应用“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通过“四个到位”工作模式,趟出非接触监管新路径。 一是设施配备到位。选取聚集性餐饮场所为重点推行对象,制定出台《“互联网+明厨亮灶”提质增效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将设施配备作为学校、养老机构食堂设立必备条件,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100%;发布大中型餐饮机构“互联网+明厨亮灶”倡议书,倡导安装“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目前,全县共有119家学校和养老机构食堂以及32家大中型餐饮机构安装系统。此外,还在系统中安装上了语音即时提醒功能,包保干部、监管人员发现违规现象,可直接喊话提醒工作人员立即改正。 二是分工配合到位。专门成立“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总结”工作机制。工作开展以来,发布工作通报、简报22期,召开工作推进会3次。 三是使用管理到位。实施“1+2+15”管理法推动餐饮机构主体责任落实,即餐饮服务机构指定1人具体负责系统维护、数据存储管理;督促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2员”将线上巡查作为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重要内容,定期通过系统观看视频直播、视频回放,掌握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状况,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严格落实视频图像存储时间不少于15天的规定,确保原始数据真实性。 四是依法处置到位。成立由食堂包保干部、辖区监管所人员组成的线上巡查专班,对于不戴口罩、工作帽,不穿工作服等违法行为,能够立即整改的当场责令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留存视频证据;每季度召开分析会,梳理分析线上巡查情况,对存在问题较多或者问题多发的餐饮单位纳入重点监管;对问题整改不重视、不到位的采取通报、约谈、红黑榜公示等措施。 目前,已开展线上巡查658家次,发现违规现象162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4份,召开约谈会3次,3家单位被黑榜公示。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提供证据,立案查处违法行为2起,实现餐饮违法案件查处新突破。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