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淄博行动】沂源县:三伏贴敷 驱散寒邪 温通经络 | |||
|
|||
|
|||
“冬病夏治”属中医“治未病”范畴,是运用自然界环境,结合纯中药制剂,选择有效穴位,利用皮肤针叩刺等方法,天人合击,预培人体阳气,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疾病特别是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支、肺气肿、过敏性鼻炎、小儿体虚感冒的发生率和复发率,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 贴敷时间 第一次(初伏第一天): 阳历7月15日,阴历六月初十,周一 第二次(中伏第一天): 阳历7月25日,阴历六月二十,周四 第三次(中伏第十一天): 阳历8月4日,阴历七月初一,周日 第四次(末伏第一天): 阳历8月14日,阴历七月十一,周三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注意事项 1、贴敷时间:一般为24小时,因个体差异,若出现皮肤奇痒、刺疼等症状,可立即除去膏药。如出现红肿、水泡,一般数日后能自行消退。 2、治疗期间忌生冷、甜食、油腻和腥、酸、辣、酒等刺激食品,以清淡饮食为好。 3、为保证敷贴时间,贴敷期间请勿剧烈运动,以免出汗影响膏药贴敷效果。 4、贴敷期间三日内勿见水。 5、避免情绪激动,合理饮食,保证正常睡眠。 若贴敷后出现身体不适症状,请咨询3227943。 贴敷地点:国医堂二楼西针灸推拿科 针灸推拿科是医院最早成立的科室之一,一直秉承祖国医学的传统疗法,开展针刺、电针、推拿、耳穴压豆、艾灸、拔罐、刮痧、皮肤针、三棱针、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牵引、理疗等治疗方法,充分发挥在临床上治疗范围广,高效、安全、方法独特的优点,不断扩大临床适应症,特别是对中风后遗症、头痛、面瘫、腰痛、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痛经、胎位不正、小儿腹泻、麦粒肿、耳聋耳鸣、牙痛、带状疱疹等疾病有较好疗效。科室开展的“中药贴敷疗法”治疗慢支、肺气肿等肺系疾病;针灸、理疗、推拿综合疗法治疗椎间盘疾病;挂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感冒、发热、咳嗽;灸法治疗慢性、虚寒性疾病等均属于特色疗法。 灸疗室开展热敏灸、督灸、脐灸、十字灸、隔姜灸、隔药饼灸、温针灸及温灸器灸疗法。 特色治疗 1、热敏灸 师从江西省热敏灸医院陈日新教授,区别穴位的敏化态和静息态,采用艾灸热敏穴位方法,更易激发经络气血,灸感强,可作为针灸的替代疗法,治疗范围广泛,临床上对面瘫、腰腿痛、胃痛、痛经、结肠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明显。 2、脐灸 师从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高树中教授,将艾绒、面碗、脐灸粉施治于神阙穴,通过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利用艾绒的纯阳和引药入里的作用,预防和调理疾病。适应症:虚劳诸疾、神经衰弱、小便不利、自汗、盗汗、久泄久痢、女子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 3、督灸 综合利用督脉、督灸粉、生姜、艾绒的协调作用,温阳通络、祛除寒湿、扶正固本,用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所致的颈、肩、腰、腿、膝关节疼痛。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