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淄博行动】淄博市中心医院:降压药美托洛尔的是与非——撤药反应 | |||
|
|||
|
|||
王先生今年42岁,患有高血压病已经3年了,一直服用缬沙坦胶囊和美托洛尔缓释片2种药物降压治疗,听病友说服用一种降压药复方制剂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就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每天只需1粒药,比较方便,王先生换药后的第三天,出现了明显的头晕不能站立、心动过速等不适反应,120急救车紧急送医救治。经过急诊医师的紧急治疗,患者病情恢复正常。究其原因,原来是美托洛尔缓释片骤停引起的撤药反应。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的药理作用及适应证 临床常用降压药物主要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β-Rb)等。β-Rb主要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发挥降压作用。β-Rb尤其适用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β-Rb(也称洛尔类药物)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普萘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和阿罗洛尔等。其中,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β1-Rb)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和阿替洛尔等;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为普萘洛尔;兼有α1受体阻滞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拉贝洛尔、卡维地洛和阿罗洛尔等。 美托洛尔通过选择性阻断心脏的β1受体,而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也可通过延长心肌有效不应期,提高心室颤动阈值,从而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通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神经官能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什么是美托洛尔的撤药反应? 撤药反应是β受体阻滞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之一。由于长期连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患者突然停药可发生反跳现象,即原有的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表现,较常见有血压反跳性升高,伴头痛、焦虑等,称之为撤药综合征。 当患者长期服用美托洛尔时,由于持续性抑制心脏上的β1受体,心肌细胞表面β1受体的数量会代偿性增加,引起β1受体表达上调、敏感性上调。如果患者突然中断药物使用,心脏会表现出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增加,大量β1受体被儿茶酚胺利用,促使心脏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进而导致心脏紧张性升高,易出现焦虑、不安、心悸、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症状,对于有心绞痛的患者还可能会引发心绞痛发作,严重者甚至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由心脏“超敏性”引发的心率升高反应还会因为患者直立或者接受扩血管治疗(硝酸甘油等)而加重。这种心脏的“超敏性”一般会发生在停药24~48小时,并且会持续1周以上。而美托洛尔为没有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β1-Rb,其停药所引发的“超敏性”可能会比普萘洛尔更加严重。 美托洛尔的撤药反应如何预防? 长期服用美托洛尔的患者,不能擅自骤然停药。如需停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尽可能逐步撤药,整个撤药过程一般1~2周时间,每次剂量减半,直至最后减至25mg左右,停药前最后的剂量至少给4天。若出现症状,建议更缓慢地撤药。 在撤除β受体阻滞剂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可能会使冠状动脉事件增加,包括心脏猝死的风险。即使是仅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也不能突然停止美托洛尔的治疗。在此期间患者宜减少活动。正在进行手术的患者,不推荐停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手术前若要停用美托洛尔,必须至少在48h前停药,除非有特殊情况,如甲状腺毒症和嗜铬细胞瘤等合并症。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