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动态
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成功开展脑动静脉畸形Onyx胶栓塞术

发布日期:2024-08-16 09:03:06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介入科团队,成功开展“脑动静脉畸形Onyx胶栓塞术”,开启了医院脑动静脉畸形介入的新篇章。

患者为一名20岁青年男性,因间歇性头痛不适2月余,前来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介入科就诊,经过完善实验室及相关辅助检查,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左侧顶枕叶动静脉畸形并少许出血。颅脑MRI检查显示:左顶枕叶复杂动静脉畸形(6.5cm×5.3cm)。行脑血管造影显示:左侧顶叶巨大动静脉畸形,Spetzler-Martin分级:4级,病情十分严重。

术前DSA图像:显示左侧顶枕动脉多条增粗供血动脉及迂曲紊乱血管团和粗大引流静脉

明确病情后,介入科团队考虑传统手术治疗创伤大、风险高,建议施行微创介入Onyx胶栓塞术。随即开展全院紧急MDT会诊,制定详细的介入手术方案,经患者家属同意,决定予以Onyx胶介入栓塞治疗。

术中:Apollo Onyx栓塞微导管精准找到“罪犯”

手术中,介入科团队使用Apollo Onyx栓塞微导管精准找到“罪犯”,并缓慢将栓塞剂一点点注入血管,畸形血管团也渐渐“显露原形”,栓塞面积达100%,完全栓塞病灶,共使用Onyx胶-液态栓塞剂1.5ml×6瓶。

经介入科人员通力合作,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现已好转出院。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介入诊疗水平又迈上新的台阶,介入科将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福音。

术后14天动静脉畸形团大部坏死、液化,周围水肿范围缩小

医学科普:AVM 为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脑血管变异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脑肿瘤中高达3.5%为AVM,约占幕上血管畸形62.7%,易引起突发性颅内出血,进行性加重神经功能障碍。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发育异常的毛细血管导致动静脉处于原始直接交通状态,致使脑静、动脉短路,脑血流动力学异常,血液因毛细血管阻力异常直接流入,动脉因血供多而增粗,静脉因压力作用而不断扩大,进而形成复杂多样的畸形血管团。Onyx胶介入栓塞治疗AVM,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介入栓塞法为介入疗法的一种,主要通过闭塞供血动脉,缩小AVM 体积,扭转盗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应用于AVM 具有以下优势:(1)介入栓塞前进行血管造影有助于医师准确判断病灶位置,确定栓塞范围,路线图的使用利于栓塞剂更准确注入病灶处,有助于掌控注胶范围,调整导管位置。(2)重新调控发生病变血管的血流,调节血管功能,促使畸形病灶体积缩小,有助于术中进行分离等操作,减少对脑功能造成的损伤,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预后康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