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淄博行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预防出生缺陷,守护生命起点健康 | |||
|
|||
|
|||
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宝贵财富。然而,出生缺陷这一无声的威胁,却时刻影响着无数家庭的幸福与安宁。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让我们一起关注并行动起来,共同守护生命起点健康的重要时刻。 认识出生缺陷 不容忽视的健康挑战 出生缺陷又称先天异常或出生疾患,是指婴儿出生前在母体内就已经发生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等方面的异常。出生缺陷不仅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预防出生缺陷,是保障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出生缺陷的成因 遗传因素:遗传病是由于人的遗传物质发生异常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常见的遗传病包括唐氏综合征、先天性愚型等,这些疾病往往伴随着严重的智力障碍和身体畸形。 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如病毒感染)、化学因素(如农药、重金属暴露)、物理因素(如辐射)和药物因素等。孕期母亲接触这些有害因素,会增加胎儿发生出生缺陷的风险。 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体系 为了有效预防出生缺陷,国际上普遍采用三级预防策略,即从孕前、孕期到新生儿期的全方位干预。 一级预防,避免家庭中第一个病人的出现:遗传咨询是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有研究显示,平均每个正常人携带有2.8个严重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变异基因,携带者夫妻往往没有任何症状,但却有生育隐性遗传病患儿的风险。自2019年起,针对孕前或孕早期孕妇,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了SMA(脊髓性肌萎缩症)携带者筛查,至2023年底,已筛查41873人次,检出携带者772例,携带率为1/54,高风险夫妇17对。 此外,自2022年起进一步开展多种单基因病的携带者筛查,如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肝豆状核变性、耳聋等。至2023年底,已筛查13621人次,总体携带率为1/13。 二级预防,避免严重出生缺陷胎儿的娩出:产前诊断是二级预防的核心内容。自2000年起,医院开展羊水产前诊断工作,至今已成功完成10775例产前诊断,为家庭提供了宝贵的决策依据。 三级预防,避免或延缓新生儿残疾: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三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4年起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至今已筛查超过百万人次,确诊患儿1106例。这些筛查项目涵盖了49种常见遗传代谢病,为患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宝贵机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起开展的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工作。通过这项技术,已成功筛查数十万人次,确诊药物性耳聋敏感个体数294例。这些筛查结果不仅帮助家庭了解了孩子的听力健康状况,还为他们提供了个性化的用药指导,有效避免了因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的听力损害。 此外,近年来医院还开展了新生儿重症免疫缺陷病筛查与SMA筛查工作,对早孕期未进行一级预防的有效补充,为患儿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窗口,充分体现三级预防中“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原则。 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预防出生缺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及每一个家庭的共同努力。通过构建完善的三级预防体系、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意识、推广先进的筛查与诊断技术,我们一定能够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守护每一个新生命的健康起点。 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预防出生缺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在这个预防出生缺陷日,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孩子们的未来撑起一片蓝天。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