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卫生健康动态>委管医院
山东健康淄博医院:“重型颅脑外伤”也可以“微创介入”治疗?

发布日期:2024-09-26 08:46:33 浏览次数: 字体:[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工具的不断变迁,车祸成为导致市民致伤、致残的主要因素,随着道路交通法规的完善和严格执行(严查酒驾等),车祸伤发生率一度降低,但是骑两轮电动车、摩托车出行须“佩戴头盔”的安全意识还是要铭记在心!其目的就是防止因车祸导致重型颅脑外伤,不仅减轻受伤当时的撞击力度,还会有效降低伤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有市民不小心摔倒或者被车撞了,当时可能没感觉多严重,但是没过多久就会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甚至昏迷,这是可能是外伤导致的颅内血肿。

近日,我院便收治了这样一位伤情危重的患者:车祸导致以头部为主的全身损伤2小时入我院急诊,来院时已出现呼之不应的情况,急症CT提示“右侧颞顶部硬膜外血肿”。按照以往的经验判断,实施急诊手术的失血风险与外伤的迟发损害风险都较大。但在最新的科研成果指导下,通过神经介入技术(微创技术)的干预,极大程度降低了手术创伤,规避了死亡风险,最终使患者获得了良好预后!

硬膜外血肿

颅内血管(脑膜中动脉)损伤是硬脑膜外血肿最主要的病因,血液从受损的血管中喷出,积聚在硬脑膜和颅骨之间形成血肿,挤压脑组织最终导致脑疝,患者将面临短时间内死亡。多数硬脑膜外血肿是由颅脑外伤引起的,如交通事故、跌倒、击打等,且大多数患者存在相应部位的颅骨骨折。极少数硬脑膜外血肿是非创伤性的,如先天性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等。

硬膜外血肿的主要来源是脑膜中动脉(3/4)。该动脉经颅中窝底的棘孔入颅后,沿“脑膜中动脉沟走行”(半崁入颅骨内部走形),在翼点处分为前后两支,该部位极易遭受外伤致血管撕破,导致硬膜外血肿的发生。

此外,静脉窦、脑膜中静脉、颅骨板障的损伤也可导致该病的发生。

临床表现

典型的急性硬膜外血肿常见于青壮年男性颅骨线形骨折的病人,以额颞部和顶颞部最多。

1、意识障碍: 病人受伤后的意识改变有以下5种类型。①伤后一直清醒; ②伤后一直昏迷;③伤后清醒随即昏迷;④伤后昏迷随即清醒;⑤伤后昏迷,有一中间清醒期,随即又昏迷。中间清醒期是指受伤当时昏迷,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意识障碍好转,甚至完全清醒。继而因为致硬膜外血肿形成和扩大,脑受压引起再度昏迷,病情恶化。(即昏迷—清醒—再昏迷。)
2、神经系统症状: 单纯的硬膜外血肿,早期较少出现神经系统体征,仅在血肿压迫脑功能区时,才表现出相应症状。当血肿不断增大引起颞叶钩回疝时,病人则不仅有意识障碍进行性加深,生命体征紊乱,同时将相继出现患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等典型脑疝征象。偶尔,因为血肿发展急速,造成早期脑干扭曲、移位并嵌压在对侧小脑幕切迹缘上,则要引起不典型体征:即对侧瞳孔散大、对侧偏瘫;同侧瞳孔散大、同侧偏瘫;或对侧瞳孔散大、同侧偏瘫。当出现此类症状时,应及时开颅手术减压,挽救患者生命。
3、颅内压增高 随着血肿的体积增大,病人常有头痛、呕吐加剧,出现库欣反应(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心率变慢、呼吸减慢、血压升高(又称“两慢一高”)。如颅内压持续增高,则引起脑疝,造成严重后果。

治疗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传统治疗方案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

保守观察治疗:

单纯硬膜外血肿出血量<30ml 甚至更小,此时患者常神志清晰或轻度意识模糊,可保守治疗观察。

微创钻孔置管外引流:

单纯硬膜外血肿出血量<30ml(甚至血肿更大,此时需结合患者专科检查)在保守治疗有效情况下可酌情选择钻孔引流。

马蹄瓣开颅清除血肿:

单纯硬膜外血肿出血量在30ml左右(根据血肿所在部位),中线结构移位明显,但此时患者瞳孔直径尚未见明显扩大。可开颅清除血肿,术中彻底止血,妥善悬吊硬脑膜,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去骨瓣及去掉骨瓣的大小。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

患者出血量较大,一般>>40ml,中线结构明显移位,患者一侧或双侧瞳孔已经开始扩大甚至散大固定,或合并颅内其他脑外伤(如冲击对冲伤、广泛脑挫伤、其他种类颅内血肿等)。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来不及行栓塞治疗,需尽快开颅手术治疗。

神经介入技术参与下的

治疗新思路

随着神经外科学及神经介入科研的不断进步,在传统的治疗方案之上,神经介入技术开始逐渐参与进了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中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先完成造成出血责任动脉的栓塞,再行后续治疗。看似做了“两次手术”,但带来的收益却1+1>>2:

01 避免术前、术中血肿持续增大

在脑疝发生前争分夺秒,将责任血管(脑膜中动脉)进行栓塞,从源头有效避免术前因血肿短时间内持续增大导致脑疝发生风险。

02 绝对降低术中出血总量

尽可能降低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尤其是棘孔处出血)发生概率(包括出血量),减少止血操作对脑组织的损伤。

03 预防术后再出血

脑膜中动脉得到有效栓塞后,术后再无脑膜中动脉出血可能。

04 减轻开颅创伤

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刀口的设计及骨瓣的去留选择。责任血管被栓塞后,如无脑组织损伤及其他部位出血、此时考虑可尽量缩小所去除的骨瓣面积甚至保留骨瓣(锁孔技术),相应的手术刀口由原来传统的马蹄瓣/扩大翼点入路(20cm-30cm)转变为直切口入路(小于10cm),减少术中止血过程中对患者的损伤。

该患者最终预后良好,步行出院!出院后随访无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