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孤独症日!孤独症患者有哪些特征 | |||
|
|||
|
|||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今年的世界孤独症日宣传主题是“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世界孤独症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公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span font-size: 16px;"> 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儿童早期显现,影响患者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以及行为模式。 孤独症的核心特征包括社交沟通困难、重复性行为以及兴趣狭窄。一般存在以下表现: 1、不会模仿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最重要工具,语言就是孩子通过模仿大人说话习得的;运用身体语言、手势和表情进行沟通,通常也是通过模仿学会的,但是孤独症患儿是不会模仿的。 2、语言迟钝 多数儿童语言发展迟缓,严重者甚至终身不语。即便有的患儿会说话,也常常用手势来代替语言,或者只会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语言,且常常分不清你我他。 3、交际困难 孤独症儿童因其语言能力的限制,常常会"自创”一些非常规的或不符合年龄的沟通方式。比如,用一些怪异的声音来表达不舒服,重复说某些短语或句子来暗示焦虑。 4、社交障碍 这是孤独症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也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孤独症儿童存在着"思维盲区”,他们似乎认为凡存在于他们自己脑子里的东西,也一样存在于别人的脑子里,彼此没有什么区别,即他们通常认为自己的感觉就是别人的感觉,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感情。 5、行为刻板 对环境要求严格,不容许有丝毫改变。孤独症儿童会经常重复一些固定刻板的动作,甚至有自残行为。多数孩子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6、兴趣挟窄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例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毫无兴趣。 7、智力障碍 大部分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比较特殊的能力,少部分患儿智力正常,表现为对绘画、音乐等十分敏感,即便孤独症儿童能毫不费力地阅读或背诵,但仍无法用自己掌握的语言与他人正常交流。 在世界孤独症日到来之际,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孤独症群体,消除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通过早期诊断、科学干预及家庭和社会的支持,让孤独症患者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拥有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孤独症 沟通方面 1、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想玩小朋友正在玩的玩具却不知道如何去征得同意;不会描述环境中使他们不适的现象,比如:不会表达不喜欢的声音; 2、不会提抽象的要求,比如,要坐在爸爸妈妈的中间; 3、不会明确表达身体的感受或不适,比如:饿了、渴了、头晕、恶心; 4、不明白他人的指令; 5、不会与人进行互动式的会话; 6、误解别人的意思; 7、不能维持对他人的注意力; 8、不会用语言来描述情绪; 9、不会对自己的行为或者想法作出解释,比如:我今天不想去上学,因为我想和妈妈在一起; 10、不会与他人协商沟通或者讨价还价。 社交方面 1、缺乏目光对视; 2、不寻求互动式的沟通; 3、不会分享; 4、不会根据他人给出的非语言信息作出反应; 5、忽视环境信息; 6、不明白不同场合的社交规则或礼仪。 刻板行为与思维方面 1、不断从事不具备功能的重复性行为而使人觉得怪异; 2、无法承受自己认定的方式或顺序被打乱而哭闹; 3、不能意识到别人和自己的想法未必是一样的; 4、以为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 5、看问题黑白分明,不懂变通; 兴趣狭窄 1、只对某些玩具和物品感兴趣,如,小汽车玩具、毛绒玩具; 2、对玩具的玩法单一,如只知道将积木排成一条直线,不会排成其他形式; 3、只看固定的动画片或电视节目,对其他的节目不感兴趣; 4、只吃固定的几种食物,存在偏食、挑食的情况; 5、对服装的款式没有要求,常常穿单一样式的衣服。 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表现,应及时到儿童康复科、儿童心理专科或发育行为专科进一步咨询检查,接受专业人员的建议和指导。目前孤独症的病因不完全明了,积极干预才是最好的选择。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