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淄博市中心医院:23岁小伙不幸溺水,没有人认为他能活下来……
索引号: 11370300MB2863168B/2024-5471668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8-22 发布机构: 淄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淄博市中心医院:23岁小伙不幸溺水,没有人认为他能活下来……

发布日期:2024-08-22
  • 字号:
  • |
  • 打印

生命是脆弱的,哪怕一次感冒就可能夺走很多人的生命;生命又是坚强的,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不断在身边上演。

在心跳骤停两小时后最终仍然能够存活,而且是高质量的存活,不可谓不是生命的奇迹,而这个奇迹就发生在23岁的小张身上......

命悬一线

隆冬时节,23岁的小张溺水后呼吸、心跳停止,同事打捞其上岸后立即予以胸外心脏按压,120到现场后患者无自主呼吸、心电监护直线,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予以气管插管接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胸外心脏按压下送至当地医院急诊科。

复苏约2小时后恢复自主心律,但自主心律慢且频繁出现室颤,予以多次“电除颤”、放置“心脏临时起搏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间羟胺”静脉泵入维持在60/30mmHg左右。虽然恢复了自主心率,但小张的心率、血压仍难以维持,气道内喷出大量的血水样分泌物,呼吸、循环、中枢、肝脏、肾脏、凝血等系统均严重受累,血气分析:PH 6.63,已经突破了极限,没有人认为他能存活下来。他的父母更是哭到绝望。

深夜驰援

关键时刻,当地医院紧急联系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汝敏,张主任听闻情况,立即启动ECMO团队应急流程,带领团队骨干深夜赶去,空旷寂静的街道上,120的急救声显得格外刺耳。

这条路,ECMO团队已经走过数次,这一次仍然是急切又紧迫,1个小时到达当地医院。“张主任,我们已经尽力了。”当地医院孙主任无奈地说道,“虽然我们之前有几位病人,经过咱们ECMO治疗,都成功恢复健康,但这个病人太重了,恐怕……” 张主任没有说话,径直走了进去,只见一个年轻人躺在担架上,身下是湿漉漉的衣服,不断滴着水。瞳孔散大固定,呼吸机辅助呼吸,全身花斑,四肢湿冷,应用五种血管活性药物用到了极量血压仍难以维持,频发恶性心律失常……,看到这种情况张主任眉头紧锁。

急诊室外,围满了焦灼的家属和同事,张主任坚定地对他们说:“孩子这么年轻,但太重了,我们尽力吧!”

与死神抢时间

得到家属同意后,工作便忙而有序地开展起来,第一个困难的就是置管,无法触及动脉搏动,这种情况下的置管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这难不倒我们,用超声定位、评估血管状态,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与此同时护理团队管路预充完毕,时间配合的刚刚好,20分钟,顺利转机!看着引出来的黑色血液经过机器后变成了鲜红色,监护仪上显示血压一点点的能稳住了,脉搏氧饱和度偶尔能够测出来了,我们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是危重的病情、复杂的用药和管路,笨重的机器,遥远的路程,能否保证转运的绝对安全又是一个极大考验。

转运途中,反复室颤,ECMO团队训练有素,沉着应对。当天正是漫天大雪,救护车里面医护人员汗流浃背的做着心肺复苏。救护车两个小时后才抵达淄博市中心医院。凌晨三点,值班人员早已在病房楼外等待着。

病情似乎改善了

到了科室连接好机器后,便进行了全面的查体:瞳孔无改善,心电仍不稳定,腹胀明显,肠鸣音未闻及,完善了床旁X线检查,邀请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胃肠外科等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

针对循环功能方面:给予V-A  ECMO治疗、容量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控制心律失常等;

呼吸方面: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保护性通气、分泌物引流;

脑保护方面:维持循环及氧合,保证脑灌注及氧供、镇静镇痛、减少氧耗、控制体温等,并予以抗感染、血液净化行肾脏替代、输血改善凝血功能异常等治疗。

当夜仍出现了几次室颤、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随着ECMO的辅助以及脏器功能支持、内环境的稳定,患者心率、血压逐渐改善,乳酸也逐渐下降,当天瞳孔就回缩,并且恢复了对光反射。

科室邀请了北京协和医院刘大为教授进行线上会诊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琛教授床旁会诊,刘大为教授、李琛教授同意科室的治疗方案,并且进一步强调了脑保护。

一波三折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可是危重病人的治疗从来没有一帆风顺。

入院后我们发现小张的右下肢出现了明显的肿胀、右足紫绀,即使提高了血压,这些症状仍没有改善,为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邀请血管外科、东院创伤骨科、神经外科、东院神经内科、东院呼吸与危重病医学科、东院血液内科、感染性疾病科、东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东院胃肠外科会诊,MDT考虑骨筋膜室综合征,决定在ECMO辅助下前往麻醉手术科行手术治疗。

在术中,血管外科于新明团队完成了血管造影,排除了血管因素后,为患者进行了右下肢切开减压清创术。术后右下肢血流恢复,持续VSD引流。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心肝肾胃肠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困难重重。我们给予精准抗凝管理、容量滴定、血液净化治疗、心功能评估、器官功能保护、呼吸道管理等,日夜坚守,精心医护。

四天后停用了所有升压药物、六天后小张神志慢慢清醒,心功能也逐步恢复,在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协助下顺利撤除了ECMO。

曙光再次出现,胜利最终似乎要来了。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入院第七天,就在准备拔除气管插管时小张再次出现了室性心动过速,考虑小张脆弱的心脏功能,经充分考虑,在东院耳鼻喉综合科刘永亮团队协助下完成了气管切开,十一天后完全脱机。

在入院第十三天,北京协和医院刘大为教授亲自到床旁进行查房,对科室的治疗给予肯定。

期间患者又经历了右下肢两次清创治疗,切除了大量的坏死肌肉。

与此同时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先是在床上做简单的肢体活动,随着病情的改善,可以在床旁站立,后来可以坐着轮椅在病房里进行康复训练,并行高压氧治疗,恢复的非常顺利,终于在他生日前一天转出重症医学科。

前不久,他给我们分享了他近期的生活情况,虽然从鬼门关走了一圈,但是几乎没有遗留并发症。

他激动的说:“感谢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淄博市中心医院多学科ECMO团队,成立于2020年9月14日,团队完成了淄博市首例VA-ECMO、VV-ECMO,首例ECMO辅助下急症PCI、首例ECPR,目前已完成ECMO病例近百例,成功撤机率达60%,成功挽救了众多急性心肌梗死、爆发性心肌炎、重度ARDS、肺栓塞等危重病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