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博市中医医院开展“呼吸无碍,生命有爱”义诊活动 | ||
---|---|---|---|
索引号: | 11370300MB2863168B/2025-5516493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5-07 | 发布机构: | 淄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为响应“世界哮喘日”号召,提高公众对儿童哮喘的重视,淄博市中医医院儿科、呼吸科联合多部门于5月5日开展了“呼吸无碍,生命有爱”主题义诊活动。
活动中,医护们为参与群众进行免费问诊、肺功能检测及过敏原筛查建议,筛查高危患者,并针对反复喘息、咳嗽患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发放雾化用药指导卡。
通过本次活动提升家长及患者对“早诊断、规范治疗”的认知,减少因擅自停药导致的复发;同时 普及“环境控制+药物+监测”综合管理理念,助力哮喘长期控制。实现了医患双赢,未来将持续以患者健康需求为导向,深化哮喘防治体系建设,为降低本地区哮喘致残率、改善患儿、患者生活质量。
科普:规范雾化吸入治疗,守护儿童呼吸健康
2025年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哮喘日”,今年“世界哮喘日”主题为“Make Inhaled Treatments Accessible for ALL”(让吸入治疗惠及每一位患者)。儿童哮喘的防治离不开家长的配合,而雾化吸入作为哮喘急性发作和长期控制的重要治疗手段,其规范使用尤为关键。然而,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因操作不当导致疗效打折甚至出现副作用的情况。在“世界哮喘日”到来之际,借此文章为家长详解雾化吸入的规范操作。
一、雾化吸入为何成为儿童哮喘的首选疗法?
雾化吸入通过将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和肺部,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副作用小,尤其适合儿童。研究显示,规范雾化治疗可使80%以上哮喘患儿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但这一优势的实现,需建立在科学操作的基础上。
二、家长常踩的四大“雷区”
1、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差不多就行”?——不行!
“医生开的药量不够,我多加半支布地奈德”——这种做法可能导致激素过量,抑制儿童免疫力。不同年龄、体重的患儿对药物敏感性差异显著,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2、雾化机选购不当:百元杂牌机暗藏隐患
某些网购的百元雾化机雾化颗粒中位直径约8μm,高于规范应的≤5μm,大的雾化颗粒使药物无法抵达小气道。建议选择通过医疗器械认证的压缩式雾化机,并定期检测喷雾性能。
3、忽视消毒细节:清水冲冲就够?当心交叉感染
研究显示,未规范消毒的雾化面罩细菌培养阳性率达47%。正确的消毒流程应为:拆卸配件→流动水冲洗→75%酒精浸泡10分钟→晾干专用密封袋保存。
4、治疗期间护理不当:边哭边做效果差
幼儿哭闹时呼吸浅快,药物主要沉积在口咽部,肺部沉积率不足20%。建议选择睡眠时或安抚后(如玩具诱导)进行,3岁以上儿童可训练使用咬嘴式雾化器(肺部沉积率提高至50%)。
三、雾化吸入规范操作方法
1、用药前准备
①核对药物名称、剂量、有效期
②混悬液需先摇匀(如布地奈德混悬液)
③使用生理盐水稀释时严格无菌操作
2、体位选择
①婴幼儿:45°半卧位,避免仰卧导致呛咳
②年长儿:坐位挺胸,雾化杯垂直地面
3、呼吸调节
①示范慢而深的呼吸(吸气2-3秒,呼气4-6秒)
②面罩紧贴口鼻,避免漏气(漏气率>20%时疗效下降50%)
4、时间控制
①单次雾化时间10-15分钟,药液剩余<1ml时停止
②急性发作期:每日2-4次;维持期:每日1-2次
5、治疗后护理
①立即洗脸、漱口(激素类药物残留可致口周皮炎、鹅口疮)
②拍背排痰(五指并拢呈空心掌,由下至上叩击)
四、常见问题答疑
1、雾化中咳嗽加剧怎么办?
需暂停治疗,检查是否因药液温度过低(建议25℃左右)或雾量过大引起。
2、雾化时发现药物结晶析出是怎么回事?
混悬液静置后分层属正常现象,摇匀后不影响疗效。
3、雾化有激素,会不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吸入激素的全身生物利用度不足1%,远低于口服制剂,WHO已将雾化吸入列为哮喘防治的首选给药方式。
4、症状消失就能停药?
气道高反应性可持续2-3个月,擅自停药易致复发,需专业医师评估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淄博市中医医院儿科设有儿童哮喘专病门诊,单独的雾化治疗室,配备专业雾化吸入设备,结合穴位贴敷、儿童膏方、小儿推拿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为哮喘儿童及家庭提供规范的诊疗及家庭管理方案。
在“世界哮喘日”来临之际,医生呼吁:规范雾化吸入不仅是一项医疗操作,更是一种科学养育观的体现。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更多孩子畅享自由呼吸的权利。
温馨提示:如您的孩子在雾化治疗后出现声音嘶哑、皮疹等异常情况,请及时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