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3分钟生命连线:120调度员用爱的坚守架起生命桥梁 | ||
---|---|---|---|
索引号: | 11370300MB2863168B/2025-5518232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5-21 | 发布机构: | 淄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在急救战场上,每一秒都承载着生的希望。5月17日晚,淄博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上演了一场跨越23分钟的“生命守护战”——调度员孙文静通过持续通话陪伴与专业调度,成功为一名突发急病的外地患者架起“生命桥梁”,直至救护车抵达现场完成救援。
危急时刻:异地患者拨通生命热线
“我头晕胸闷气短,身边没有人,我害怕……”一名外地来淄人员在车内突感不适,用颤抖的声音拨通120急救电话,调度员孙文静立即派出最近救护车并安抚病人:“您有没有皮肤湿冷或面色苍白的情况?”“有没有前胸或后背有剧烈疼痛?”“请您调整至坐位或半卧位,用您感觉最舒适的姿势休息…….”1417秒——23分钟的持续通话,孙文静耐心的与病人沟通“不要挂断!我已派最近救护车,我会一直陪您等医生,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此刻的持续通话不仅是信息通道,更是支撑患者坚持下去的“心理支柱”。由于呼救人不是本地人,对所处位置不能准确描述,调度员耐心引导,并通过查看救护车的行车轨迹,实时指挥救护车调整行车方向。
专业守护:三方联动织密救援网络
“马上为您接通出诊人员,我们一起确认您的具体位置。”孙文静迅速切换至“双线作战”模式:一边建立调度平台、救护车、患者三方通话机制,通过精准问答逐步锁定患者所在车辆的具体位置;一边持续安抚患者情绪,用温和而坚定的话语缓解焦虑:“用最舒服的姿势休息”“出诊人员经验丰富,一定能找到您”“救护车离您还有一个路口”……当患者因呼吸困难、恐惧濒死而情绪崩溃时,调度员始终保持稳定语速:“深呼吸,不要紧张,我不会挂断,我一直在陪着您。”
生命时速:23分钟见证急救温度
从“我会不会死”的绝望追问,到“医生找到我了”的喜出望外,从耐心安抚的焦虑等待到这通超长通话的背后,是市120调度队伍日均接警千余次的日常缩影——他们是“看不见的急救先锋”,用耳麦传递希望,以键盘调度生命,在方寸调度台前构筑起“院前急救第一公里”的钢铁防线。调度员孙文静说:“电话那端是等待救援的生命,电话这端是不能动摇的坚守。只要患者需要,我们就会一直‘在线’。”